在线办公
访问统计

在线人数: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皮革科学与工程》

  • 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 办 四川大学 中国皮革协会
  • ISSN 1004-7964
  • CN 51-1397/TS

2023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01

2023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01

  • 简明目录
  • 带摘要目录
孙青永, 曾运航, 王亚楠, 余跃, 石碧

2023 Vol.33(2): 1–7    [摘要] ( 3 )    [PDF 1962 KB ] ( 0 )

单超群, 马宏瑞, 朱超, 王河有, 王慧琴

2023 Vol.33(2): 8–14    [摘要] ( 2 )    [PDF 1695 KB ] ( 0 )

赵鹏, 李开军, 陈磊, 刘公岩

2023 Vol.33(2): 15–20    [摘要] ( 4 )    [PDF 1952 KB ] ( 8 )

邹蝶, 王巧娥, 程海明

2023 Vol.33(2): 21–27    [摘要] ( 5 )    [PDF 1594 KB ] ( 2 )

强涛涛, 邱波强, 朱润桐

2023 Vol.33(2): 28–33    [摘要] ( 4 )    [PDF 1631 KB ] ( 1 )

张晓伟, 卢欣雨, 王文靖, 刘彦

2023 Vol.33(2): 34–41    [摘要] ( 2 )    [PDF 1569 KB ] ( 0 )

杨一铭, 任工昌, 桓源, 刘书磊, 张强

2023 Vol.33(2): 42–46    [摘要] ( 3 )    [PDF 1497 KB ] ( 1 )

曾奕苇, 刘海, 沙川路, 周加境, 李蕙

2023 Vol.33(2): 47–54    [摘要] ( 3 )    [PDF 1478 KB ] ( 1 )

杨献金, 张子明, 李勇

2023 Vol.33(2): 55–61    [摘要] ( 3 )    [PDF 1558 KB ] ( 1 )

冯徐根, 韩军, 白子竹, 杨萌, 杨明山

2023 Vol.33(2): 62–68    [摘要] ( 2 )    [PDF 1392 KB ] ( 0 )

杨璐铭, 刘源, 郑德斌, 刘青云, 晏诗阳

2023 Vol.33(2): 69–74    [摘要] ( 2 )    [PDF 1176 KB ] ( 0 )

彭飘林, 丁绍兰, 刘昭霞, 魏书涛, 吕美莲, 卢鑫

2023 Vol.33(2): 75–80    [摘要] ( 2 )    [PDF 1325 KB ] ( 0 )

张琛, 弓太生

2023 Vol.33(2): 81–87    [摘要] ( 2 )    [PDF 1701 KB ] ( 0 )

谢辉, 潘美丽

2023 Vol.33(2): 88–91    [摘要] ( 2 )    [PDF 1179 KB ] ( 0 )

金琼如, 邱国鹏, 肖彩霞

2023 Vol.33(2): 92–97    [摘要] ( 2 )    [PDF 1626 KB ] ( 0 )

朱冰洁, 李喆, 罗建勋

2023 Vol.33(2): 98–102    [摘要] ( 2 )    [PDF 1341 KB ] ( 0 )

罗明, 邱艳, 李明武

2023 Vol.33(2): 103–108    [摘要] ( 3 )    [PDF 1100 KB ] ( 0 )

孙青永, 曾运航, 王亚楠, 余跃, 石碧

2023 Vol.33(2): 1–7    [摘要] ( 3 )    [PDF 1962 KB ] ( 0 )

无铬鞣革普遍存在亲水性强、纤维分散不足等问题,通过调控复鞣材料的亲疏水性来设计适用于无铬鞣革的复鞣剂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合成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AR)的亲水性(羧基单体含量)对有机无铬鞣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羧基单体含量的增加,AR的粒径逐渐减小、表面负电荷增加,其在无铬鞣革内的渗透深度和分布均匀度增加。当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45%时,AR能完全渗透坯革,且所得复鞣坯革的纤维分散程度、疏水性能、耐干热稳定性、撕裂强度、抗张强度等最高。由此可见,设计亲疏水性合适的AR对改善无铬鞣皮革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单超群, 马宏瑞, 朱超, 王河有, 王慧琴

2023 Vol.33(2): 8–14    [摘要] ( 2 )    [PDF 1695 KB ] ( 0 )

制革、食品发酵等天然产物加工业产生的废水中有机物之间通常发生聚合,生成难降解溶解性有机物(DOM)。为研究其聚合过程及黏土矿对其吸附及稳定性影响,选取废水常见有机物模拟聚合反应,以蒙脱土(MMT)进行吸附研究。反应过程中上清液荧光光谱显示,0 d时在酪氨酸类蛋白区(Ex/Em 250/310 nm)出现明显荧光峰,5 d时在类富里酸(Ex/Em 240/500 nm)和类腐殖酸区域(Ex/Em 400/500 nm)处出现明显的荧光峰。聚合过程中提取的类腐殖质HAL1与商品腐殖酸HA进行对比,有一样荧光特征峰1和特征峰2。同时,红外光谱显示两者有极其相似的红外光谱特征,且HAL1出现与天然黑土中提取的腐殖酸相同多糖的C-O拉伸振动。加入MMT后,总有机碳(TOC)降低了30%;吸附后,上清液中残余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从660 000减少到75 000。加入MMT后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区域荧光峰强度减小。MMT对稳定后上清液DOM进行再吸附时,TOC仍呈下降趋势;在小分子和大分子溶液中分别吸附TOC 16.2 mg/g和5.25 mg/g。干-湿交替过程中MMT中TOC继续增加11.32 mg/g,存在4.6 mg/g有机物的脱附。

赵鹏, 李开军, 陈磊, 刘公岩

2023 Vol.33(2): 15–20    [摘要] ( 4 )    [PDF 1952 KB ] ( 8 )

服装、皮鞋等革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其表面较差的抗菌性容易造成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不仅影响革制品的质量也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威胁。在本研究中,利用带正电荷的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聚合物和带负电荷的没食子酸改性纳米银在皮革表面进行层层组装,稳定构建了一种“三明治”型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涂层。复合涂层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都表现出高效的抗菌性;在洗涤30次后,该涂层的抗菌效率仍然能达到90%以上,呈现出优异的耐水洗性和稳定性。该“三明治”型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涂层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皮革表面抗菌涂层。

邹蝶, 王巧娥, 程海明

2023 Vol.33(2): 21–27    [摘要] ( 5 )    [PDF 1594 KB ] ( 2 )

采用合理的方法提取角蛋白以进行高值利用是对废弃动物毛发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基于二硫键断裂机理的不同,采用硫化钠法、L-半胱氨酸法、亚硫酸氢钠法和过氧乙酸法四种方法,从羊毛中提取获得相应的角蛋白,分别命名为K1、K2、K3和K4。对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角蛋白进行了提取率、巯基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亲水性、溶解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等结构和性能的比较。电泳结果显示,角蛋白K1、K2和K3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40~60 kDa,而角蛋白K4无明显蛋白条带。K1和K2的游离巯基含量较高,分别为48.3 μmol/g和41.2 μmol/g,而K4的巯基含量最少,仅为2.0 μmol/g。过氧乙酸法提取的角蛋白K4含有较多的磺酸基团,导致其溶解性及亲水性都优于另外三个方法提取的角蛋白。此外,各角蛋白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角蛋白在结构与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生物医药及化妆品领域具有各自的应用潜力。

强涛涛, 邱波强, 朱润桐

2023 Vol.33(2): 28–33    [摘要] ( 4 )    [PDF 1631 KB ] ( 1 )

制革原料皮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蛋白质残留物,利用吸附剂从制革废水中分离回收蛋白质可以实现制革废水污染物的循环使用。以鱼皮胶原蛋白为生物质模板,加入氧化石墨烯(GO)粉末,合成了氧化石墨烯/多孔SiO2微球复合材料(GO/C-PSM)。以蛋白水解酶溶菌酶(LZ)为理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GO/C-PSM对LZ的最大吸附量为45.4 mg/g,吸附过程与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相符,同时GO/C-PSM对LZ的吸附等温线模型与Langmuir等温线模型相契合。GO/C-PSM在经过5次循环后,吸附率仍达到80%以上。此外,GO/C-PSM对实际制革工业废水中的蛋白质也有一定的吸附分离效果。

张晓伟, 卢欣雨, 王文靖, 刘彦

2023 Vol.33(2): 34–41    [摘要] ( 2 )    [PDF 1569 KB ] ( 0 )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蓝革屑水解液螯合肥对青稞苗期生长的影响。观察水培7 d和14 d的青稞苗生长状态,结果表明青稞苗的高度、茎部粗壮程度以及叶宽均优于对照组,在实验所用的浓度范围内,水培液的浓度越高,效果越显著。收苗后的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青稞苗的平均高度、茎粗、叶宽、湿重、干重以及维生素C、K、Ca、Fe等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叶绿素、蛋白质、Zn、Mg等含量则略低。蓝革屑水解液螯合肥中含有的Cr不会在水培青稞苗中积累而造成青稞苗的铬含量异常升高。该螯合肥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且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大中量、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

杨一铭, 任工昌, 桓源, 刘书磊, 张强

2023 Vol.33(2): 42–46    [摘要] ( 3 )    [PDF 1497 KB ] ( 1 )

为解决目前皮革绷板干燥工序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专用生产设备短缺的问题,文章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设计正交实验,探究羊皮在绷板干燥工序中拉伸位置及拉伸力对皮革面积变化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的拉伸位置与拉伸力,为皮革自动绷板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将羊皮理想化处理,利用边缘依次画圆法确定出不同拉伸距离和拉伸点,并改变拉力大小,通过方差与极差分析表明,在垂直于皮革背脊线方向的拉伸点选取距离为9 cm,平行于皮革背脊线方向的拉伸点距离为12 cm时,为最佳拉伸点间隔距离;在垂直于背脊线的单个拉伸点受力为15 N时,平行于脊线的单个拉伸点受力为10 N时,为最佳拉伸力。

曾奕苇, 刘海, 沙川路, 周加境, 李蕙

2023 Vol.33(2): 47–54    [摘要] ( 3 )    [PDF 1478 KB ] ( 1 )

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组成以及空间分布形态,制造用于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的支架。胶原蛋白是动物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已经被用于多种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墨水。口腔及颅颌面组织的缺损会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外貌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当前临床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恢复其原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文章综述了当前常用的生物3D打印技术、胶原蛋白的来源及提取方法、载细胞与无细胞的3D打印胶原基材料的制备。同时,归纳了3D打印胶原基材料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牙周组织、骨、软骨、皮肤再生等口腔医学中应用,对胶原基材料在口腔健康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杨献金, 张子明, 李勇

2023 Vol.33(2): 55–61    [摘要] ( 3 )    [PDF 1558 KB ] ( 1 )

针对溶剂型聚氨酯在合成革生产中有机溶剂大量挥发,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采用水性聚氨酯实现合成革产品的清洁化生产。研究了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产品干法涂层成膜的生产工艺及工艺关键技术参数,获得了成膜机理、浆料粘度、涂饰间隙、生产车速、烘干温度和优选量助剂(即润湿剂和增稠剂)的工艺关键技术参数指标,实现了水性聚氨酯在干法涂层达到最佳成膜效果,为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干法涂层中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冯徐根, 韩军, 白子竹, 杨萌, 杨明山

2023 Vol.33(2): 62–68    [摘要] ( 2 )    [PDF 1392 KB ] ( 0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鞋用合成材料中的苯酚和双酚A,优化了仪器分析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0.1~5.0 μg/mL,检出限为0.4~3.6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4%~99.6%,相对标准偏差为3.1%~6.9%。市售80批次鞋用合成材料样品中共有10批次检出苯酚或双酚A(检出率12.5%),苯酚和双酚A的引入途径可能为聚氯乙烯和聚氨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抗氧剂、稳定剂和增塑剂。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适用于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检测。

杨璐铭, 刘源, 郑德斌, 刘青云, 晏诗阳

2023 Vol.33(2): 69–74    [摘要] ( 2 )    [PDF 1176 KB ] ( 0 )

通过探究足外翻对健康儿童动态足底负荷特征的影响,为日常穿着的外翻足矫正鞋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利用Footscan R足底压力系统采集347名年龄在7~8岁的健康儿童裸足行走时的足底负荷,根据足外翻程度、足弓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排除肥胖与扁平足儿童,筛选出60名(男童26名,女童34名)外翻足儿童以及60名身高、体重相似的正常足儿童,对其足底峰值压力、峰值压强、压力-时间积分、足底相对接触面积进行同性别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足外翻加重了儿童足底负荷的不均匀分布。对于男童,外翻足在趾骨、前掌内侧的峰值压力显著增加;前足、中足的峰值压强具有上升趋势;第1趾骨与足跟外侧的压强-时间积分显著增加,在男童日常穿着的外翻足矫正鞋设计中要着重减少趾骨、足内侧的负荷。对于女童,外翻足在趾骨、前掌内侧的峰值压力呈上升趋势,足跟的峰值压强显著降低,前掌、中足的压强-时间积分均显著增加,女童矫正鞋设计应着重减少前掌内侧区域压力。

彭飘林, 丁绍兰, 刘昭霞, 魏书涛, 吕美莲, 卢鑫

2023 Vol.33(2): 75–80    [摘要] ( 2 )    [PDF 1325 KB ] ( 0 )

探讨不同硬度的鞋底-鞋垫组合对运动鞋减震性能的影响。采用冲击试验机测试3种不同硬度中底(Shore C35°、Shore-C48°、Shore-C58°)、2种硬度鞋垫(Shore C51°、Shore C71°)及1种橡胶外底(Shore-A51°)的不同组合方式,在3种冲击高度下对减震性能评测指标的影响。结论在高、中、低三种能量冲击下,材料硬度可以显著影响鞋底-鞋垫组合的减震性能,高硬度鞋底或鞋垫组合的鞋底-鞋垫减震性能较差,中等硬度鞋底或无鞋垫组合的鞋底-鞋垫减震性能居中,低硬度鞋底或鞋垫组合鞋底-鞋垫减震性能较好。从降低脚后跟冲击损伤出发,在进行低能量冲击运动如慢走运动,建议选择低硬度的鞋底-鞋垫组合的运动鞋,在进行中等能量冲击运动如快走运动,建议选择低硬度和中等硬度鞋垫搭配的鞋底-鞋垫组合的运动鞋,在进行高能量冲击运动如慢跑运动,建议选择有鞋垫的运动鞋。

张琛, 弓太生

2023 Vol.33(2): 81–87    [摘要] ( 2 )    [PDF 1701 KB ] ( 0 )

《簪花仕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极具艺术文化价值。文章在系统梳理画卷服饰图案的前提下,从造型、构图、色彩、寓意等四个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通过图案的提取与变形、色彩的提炼与重设、文化寓意的表达,就画卷服饰图案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并以实际案例论证可行性。文章是对设计赋能传统图案、文化赋能产业的实际践行,希望能为《簪花仕女图》服饰图案的活态化传承及皮革制品设计文化内涵的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思路。

谢辉, 潘美丽

2023 Vol.33(2): 88–91    [摘要] ( 2 )    [PDF 1179 KB ] ( 0 )

以箱包的破坏性设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破坏性设计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析了破坏性设计在箱包面料设计、装饰设计和品牌个性化发展上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将破坏性设计运用到箱包设计中,以期为设计师在箱包设计中运用破坏性设计提供参考案例。

金琼如, 邱国鹏, 肖彩霞

2023 Vol.33(2): 92–97    [摘要] ( 2 )    [PDF 1626 KB ] ( 0 )

虎乃我国民间祥瑞祈福之物,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各地区虎头鞋作为我国民间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传统民俗特色。文章对我国当代童鞋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虎形象在传统虎头鞋和现代童鞋设计中的造型、功能、色彩、装饰和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设计语言进行了分析。再结合时代特征,总结出虎元素在现代童鞋设计中的五种创新化方法,并赋予设计实践分析。不仅可为现代童鞋设计突破传统思维禁锢,开拓设计思维,创造出更多具有时尚感和创意性的作品提供参考,且有利于推动虎头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

朱冰洁, 李喆, 罗建勋

2023 Vol.33(2): 98–102    [摘要] ( 2 )    [PDF 1341 KB ] ( 0 )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针对高校皮革相关专业传统教学中学习难度大、时空限制严、实验消耗多、市场变化快等问题,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依托5G高速通信、人工智能、VR/AR/MR虚拟仿真、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了皮革制品虚拟仿真“元宇宙”中心。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系统性、互动性、沉浸性的情景化教学,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灵活性、新颖性、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实践性、时效性、经济性的教学研修。紧跟时代变化,提高学生兴趣,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卓越复合人才。

罗明, 邱艳, 李明武

2023 Vol.33(2): 103–108    [摘要] ( 3 )    [PDF 1100 KB ] ( 0 )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制鞋业出口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2010-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鞋靴产品出口的贸易额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并测算我国鞋靴产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表明在选取的24个国家中,大部分国家有较大的贸易潜力,其中有8国贸易潜力巨大,未来出口贸易潜力有很大的挖掘和提升空间。因此,我国应该稳定制鞋业产业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网站新闻